时间:2022-10-31 20:45:35 | 浏览:3309
不少人选择服用益生菌“调理”肠道。
问题是,我们“吃”下去的益生菌,有多少能活着到达肠道?到达肠道后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针对这些疑问,《消费者报道》对11款益生菌进行了两项模拟实验。
各位,拿好小板凳!
益生菌活性通常是指经过人体消化器官后到达肠道的存活率,存活率高就意味着活性好,功效更有保证。但我们的胃含有高浓度的盐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这也是益生菌能否“活着到达肠道”的最大障碍。
一般来讲,流体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时间约为2小时。空腹时胃酸pH在0.9~1.8之间,腐蚀性较强;饱腹时pH有所升高,通常在3.0左右。
消道长留意到,部分益生菌品牌建议消费者,最好在空腹时或者饭前食用,认为这样能减少胃酸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图片截取自京东某品牌宣传页
但是,空腹食用对于益生菌的存活不是更加严苛吗?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评价11款益生菌产品的存活率,本刊分别模拟了两次体外胃酸消化实验,包括空腹消化(PH 1.0,2小时)及饱腹消化(PH 3.0,2小时)。
实验结果显示,模拟空腹胃酸消化后,11款益生菌产品的存活率均为0。这说明空腹食用11款益生菌,没有活的益生菌到达肠道,功效就更不用说了。
而在饱腹情况下,益生菌存活率差异较大。妈咪爱的存活率最高,达到98.7%,童年时光最低,仅有0.7%。另外,汉臣氏、纽曼思、合生元、童年时光、康萃乐等5款的存活率均在20%以下,分别只有3.5%、7.8%、12.5%、14.7%、18.2%,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益生菌存活率低是普遍事实,因为许多企业的菌种都是直接从国外购买,没有自主研发,又或者在筛菌时直接忽略了耐酸性评价这一步。
综上所述,对于食用益生菌的最佳时间,模拟胃液消化的结果显示并不是空腹,本刊建议消费者尽量在饱腹或者进食后再行食用。
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共生菌占据肠道细菌数量的99%以上,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能保护肠道。
条件致病菌由于共生菌的存在而受到抑制,病原菌一般也不会常驻肠道,但感染的话会造成腹泻等症状。
一旦共生菌被破坏,那么肠道菌群将会失衡,致病菌繁殖增加、病原菌容易入侵。因此,摄入益生菌是比较常见的调节手段。
实验中,通常采用抑菌环试验来测定抑菌效果。通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大小来判断抑菌能力的强弱,直径越大意味着抑菌能力就越强。
在工程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大肠杆菌这种人体肠道最常见及典型的致病菌作为试验中用来判断抑菌效果的菌种。
实验结果显示,11款益生菌产品在体外抑菌实验中,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均没有发生变化(5mm),这说明送检的11款产品均未显示出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效果。
工程师分析,这可能跟使用的是菌粉有很大的关系。益生菌的细菌素都分泌在胞外的,也就是在发酵液里,发酵完毕冻成粉剂,细菌素也相应的去除了。
据悉,细菌素是微生物分泌的比较常见的抑菌物质,也是益生菌的保护肠道的生理机制之一。
如果细菌素都被去除了,那是否意味着消费者食用这11款益生菌后,都不能获得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
有专家指出,除了分泌抑菌物质,益生菌也可以跟肠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一层生物膜屏障,抑制(阻止)致病菌的定植,或者通过降低肠道pH、加快肠上皮细胞的代谢来抵御致病菌。
不过,这些抑菌机理都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益生菌产品是否具有抑菌效果在实际的使用中难以去准确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盲目服用益生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益生菌携带的耐药基因转移到人体,会引起耐药性问题。
有专家指出,抗生素能杀死致病菌,而对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益生菌无效,这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个抗性基因被致病菌‘盗取’,那将后患无穷(产生耐药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益生菌评审机构目前尚未对益生菌的耐药性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市售益生菌产品安全性难以作出恰当的评价。
作为消费者,在遇到胃肠健康问题时不应该滥用益生菌,应该及时就咨询医师,并在相应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特定的益生菌。
你是否有服用益生菌的经历?具体的效果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分享哟~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另实验仅为模拟效果,不代表真实食用情况,敬请留意。
现在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一些新的词汇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益生菌是这几年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词。一些广告会把益生菌说的很神奇,让大家觉得这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到底益生菌是一种什么东西,它真的是如此重要吗?今天就来看一下所谓的益生菌
今天朝阳药师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益生菌的那些事”~参考指南: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版)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今天,先请大家答一个题:下面 3 种食物,哪种给宝宝吃更好?我估计,很多人看完题的感受,是这样的——别慌,分不清才是正常的!前段时间,《中国益生菌消费认知状况报告(2020)》就指出:超过 60% 的人,分不清乳酸菌和益生菌,超过 80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免疫力”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关于益生菌的热度更是持续上升,市场上各类打着益生菌招牌的保健品和食品也是琳琅满目。何为益生菌?益生菌是否真的“益生”?选择这类产品时要避免哪些“坑”……近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
来源:科技日报乳制品广告中常用“益生菌”来宣传产品的保健功效。然而,前不久《新科学家》杂志发文称,益生菌基本无益,甚至可能有害。该文指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生存状况因人而异,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益生菌。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服用益生菌不仅不能
益生菌对大家来说不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你真的了解吗,下面把常见的一些疑问给大家介绍一下。益生菌可分为食用益生菌制剂和药用益生菌制剂,食用益生菌制剂在母婴店和超市里都可以买到,比如合生元;它执行的是保健品的标准。益生菌该放在那里,万一拿回家后“
一提到“菌”,大家总是会“谈菌色变”,其实而言完全不必如此,菌类物质有好有坏,身体的很多部位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菌群物质,比如说您的“肠道”。人体中的肠道生存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物质,比如说您常听说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物质,它们是对于肠道健康
“益生菌”,是一个情感倾向很强烈的词汇。益生,即有益生命,瞧着就让人喜欢。我们常喝的乳制品也常用“益生菌”作为宣传话术,来包装产品的保健功效。去年,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接连刊登两篇论文,质疑益生菌的作用,认为益生菌对人体并没有我们想象得
戴眼镜的朋友,尤其是刚开始戴眼镜的儿童和青少年常常被人问到:“你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很多人可能疑惑了什么是真性近视,什么是假性近视呢?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区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其实假性近视是指长时间不科学地用眼,眼睛长时间缺乏营养还有
通过了这几张图的“考验”,才敢说自己有一双好眼睛,快转给小伙伴们一起自我检测吧!图片来源:人民网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江苏新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