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20:49:51 | 浏览:280
「益生菌」这个话题备受关注,一方面肠内益生菌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一起带动了热度。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如何理解益生菌?如何帮助自己补充有益菌?相关产品该不该买?
今天咱们就拆一下与益生菌有关的关键信息。
与我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的,还有一群数量庞大的菌,总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基因总数超过300万个,是人类基因的一百多倍。
90%都生活在肠道里,其他分布于各处黏膜和皮肤上。
肠道内的菌,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可分为好菌、坏菌、中间菌,它们处于动态平衡系统中,相互制约。
有益菌群对人体的健康作用很大:
而有害菌增多、肠道菌群紊乱是众多疾病的驱动因素。
各项科学研究显示,各种慢性疾病、脑部疾病、精神类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等,都与肠道菌群有关。
为此,全世界都在投入资源和资金,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揭示更多的秘密。
技术的进步、基础学科的研究,都在促进肠道菌群研究的进步,而很多研究结果也逐步落地到了实际生活应用。
比如,各种益生菌相关药物、食品添加物、保健品,层出不穷。
首先,我想为大家做个简单的类比,来帮助理解益生菌产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VS
即便有了这些营养素补充剂,也仅仅是在改善和预防营养素缺乏,过多服用也并无益处。
况且,已知的必需通过食物获取的营养素只有40多种,而菌的种类超过400种,数量更为庞大。
我们真的可以通过额外补充的几种菌,就逆转肠道所出现的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即便有些菌株,经过高质量的研究证实,对肠炎、腹泻、湿疹等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也往往有一定的菌株特异性,它们并不会是健康的“万金油”。
「益生菌」产品的宣传,很容易出现夸大,消费者也常会发挥自由想象,赋予过高的期待。
肠道菌群是高度复杂的研究对象,个体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差异巨大。
肠内菌的分类有属、种、株等不同层级。
要证明菌的作用,就需要落定到具体菌株。
这就好比说,都是德国车,也有分宝马和奔驰不同品牌,而宝马同一品牌下还分不同系列,甚至有不同的配置,要买到具体的一款车才行。
而产品中所含有的菌株到底有没有真实作用,口说无凭,都得要拿出证据。
不同研究的证据等级
如果说某个菌株只是在动物实验阶段有一些研究,证据等级还太低,就远远达不到“有效”了。
但关于证据等级,普通消费者其实很难分辨。
2019年《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了关于「益生菌」的定义:
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都不能直接称为「益生菌」。
肠道中的有益菌、粪菌移植物以及相关制品,也不属于当前益生菌概念。
食品中所添加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进行分离鉴定、安全评价及功能试验后,且符合以上三要素的,才能称为益生菌。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全国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上,专家们分享了《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共识》的进展。
这份共识将所收集的7家外企、6家国内企业总计58个菌株进行了分析,最终纳入了18个达到WHO证据指南要求的菌株。
证据等级相对较高的18个菌株
另有一半以上的菌株由于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无法确认菌株与健康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也养了一方菌。
肠内菌群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国外的很多研究结果也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我们还要期待更多的基于中国人群的高质量临床试验。
想要获得全面的营养素,不是靠营养素补充剂,而是靠均衡搭配的食物。
想要获得更加健康的肠道菌群生态,道理也是相似,吃菌不如养菌。
新鲜、多样化的膳食,尤其是增加植物性食品,能够摄入多种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成分,比如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低聚果糖等等。
这些成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们是有益菌的食物,也被称作益生元。
益生元被肠内菌群发酵,会生成短链脂肪酸等对肠道有益的物质,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进而促进人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调整饮食,肠道微生态和相关生理功能即可产生改变,但改变并不持久。如果饮食习惯没有养成,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乱吃,肠道状态也会跟着被打回原形。
这些微小生物与我们共生共存,既能让我们健康活力,也能让我们疾病缠身。
直接补充益生菌是我们的期待,但健康往往没有捷径,努力管理好每一顿餐,一直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益生菌的进展,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关于它你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底部留言。
参考资料:
[1]. 杨瑞馥.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共识进展.第四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
[2]. 刘烈刚.益生菌益生元与人体健康评价证据.第四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
[3].周宏伟.疾病特征菌群的地域性及关键菌挖掘策略.第四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
[4]. 王小蕾,王蔚虹,戴芸,王驰,董欣红. 益生菌/益生元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12(04):33-38.
“万能药”益生菌大火,什么是益生菌?专家:益生菌更适合这些人【益生菌】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65年提出的。50多年过去了,现在益生菌依然是研究热点,市场也越来越火爆。现在很多婴幼儿食品,如奶粉、米粉中,也开始添加益生菌。一提起益生菌,对于宝妈
益生元与益生菌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东西还是有什么区别?我们前面的文章介绍过。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益生菌和益生元是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他们可能听起来很像,但他们的角色不同。益生菌,希腊语的意思是“生命”,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存在
“益生菌吃得越多,代表肠道内的好细菌就越多。”“家人有在吃益生菌,如果我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一起吃吗?”“补充益生菌,除了可以保护肠胃、缓解便秘或腹泻,还能改善过敏症状,提升免疫力。”......打开电视,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益生菌的广告,声称
今天,我们接着聊聊“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的问题。前面我们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益生菌,要成为益生菌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微生物必须是活的;第二,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这些微生物;第三,微生物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健康的作用。如果一种产品不能满足所有这
越是关注健康的人,对保健食品的关注就越多,尤其是对于新兴的保健品,益生菌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商业推广的展开,一个巨大的益生菌产业链正在形成,与之相关的广告也是越来越多。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需要补充益生菌吗
“益生菌概念深入人心,已被老百姓接受,但在产业界‘益生菌’还是个俗称,没有明确标准。《通则》的出台规范了益生菌的概念,能够满足产业、学界、消费需求,可谓恰逢其时。”三元股份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陈历俊对新京报记者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
由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火得一塌糊涂,益生菌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健康的新宠儿。关于益生菌的应用也深入到了健康的方方面面,已经不再局限于肠道健康,它也逐渐延伸到过敏免疫、代谢皮肤和心理健康等领域。随着益生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益生菌的讨论话题也越来越
益生菌不知道大家是否陌生?想必大家应该都在一些酸奶的包装上见过跟随着“易吸收”、“助消化”等字眼“含有益生菌”的字样,很容易就能将益生菌与消化系统联系起来,但对于益生菌具体的了解,并不清晰。关于益生菌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
价格混战,活菌数量不足,与产品标称的活菌添加量相去甚远……种种乱象背后,是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快速爆发。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市场平均年增速达15%,2020年在疫情刺激下销售额增速一度超过20%。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新老品牌争相布局,价格战愈演愈
抑制血糖、抗幽门螺杆菌、改善过敏、口腔护理……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特殊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变得活跃。益生菌行业也经历了从“能活着到达肠道”,到以益生菌名称、益生菌数作为调理肠道功能依据,再到特定细分功能益生菌应用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益生
疫情对免疫的催化,正在加速国内益生菌市场的扩容,不仅吸引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也趁机促销,市场价格战激烈。为了解益生菌市场现状,新京报记者日前对线下线上渠道探访发现,百元以下价位益生菌产品成为电商平台销售主流,买赠、满减、打折等促销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市场,2020年销售额增速一度达到20%以上。快速增长的益生菌行业正吸引着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趁机促销,导致价格战激烈。新京报记者通过对线下线上渠道探访发现,百元以下价位的益生菌成为电商平台销售主流。那么
人体肠道内生存着很多的有益细菌物质,这些有益菌对肠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并给肠道带来很多的有益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益生菌,益生菌又被称为肠道的“守护神”,要知道益生菌对于我们肠道的益处就不仅仅是一星半点的重要作用了。既然益生菌对于肠道有如
近年来,益生菌成了“网红神药”...当孩子便秘、腹泻或消化不良时,很多新手爸妈就会想到给孩子补充益生菌,而市面上也有很多商家宣传益生菌的各种功效,令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益生菌到底该不该吃?怎么吃才是正确的呢?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在众多宝宝营养补充剂中,益生菌是当之无愧的大热单品,无论是调节肠道、预防腹泻还是降低过敏发生率,许多方面都有它的身影,然而益生菌产品种类繁多,所以挑花眼都不知道怎么选的家长们一起来看看选购指南吧~建议宝妈收藏!益生菌=有益菌益生菌是存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