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20:55:50 | 浏览:3259
饮料、奶制品、保健品……一位超市员工告诉记者,凡是包装上有“益生菌”元素的产品大多很畅销。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大量的益生菌产品充斥在线上、线下的各种销售渠道,令人眼花缭乱。
近日,有媒体发布文章称,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益生菌市场仍存在虚假宣传等乱象,急需相关部门进行监管。益生菌究竟如何发挥功效?市场上的各种益生菌产品真的像宣传语那样神乎其神吗?滥用益生菌会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维持体内菌种平衡为身体筑起免疫屏障
人体的大肠、小肠、胃等器官中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包括细菌、真菌甚至病毒。其数量之多,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据报道,人体微生物的数量大约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人体内大约有2万个人类基因,但携带的微生物基因大约有200万到2000万,占人体基因的99%。
可别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微生物,它们也有好坏之分。正常情况下它们会相安无事,使这些器官的微生态保持稳定,但如果这种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稳态被打破,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肠胃不适甚至引发疾病。
早在公元前76年,古罗马的一位历史学家就发现发酵的奶制品可以治疗胃肠炎。近代以来,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有学者提出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通过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发挥治疗作用。
随之,益生菌的概念被提出,早期的含义为“forlife”,后来,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了解和研究越来越深刻、广泛,其定义也几经演变。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益生菌应是“活的微生物”“能改变宿主的微生态环境”“增进宿主的健康”。
“益生菌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体中原本就存在的菌种,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另一类是人体中不存在,但后续研究表明补充有益健康的特定菌种,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市售的益生菌剂、粉等产品大多数是以上述菌种为主的产品,它们能通过外源性补充改变宿主肠胃的微环境,从而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揆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调节稳态,这些益生菌本身也能够抑制某些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并分泌一些物质,起到致密肠胃黏膜等作用,为身体筑起一道免疫屏障。
除胃肠道外,益生菌尚可在口腔、皮肤、阴道等部位发挥作用,但仍以胃肠道中的应用最为多见。
注意菌种剂量活性才能产生有益效果
目前市场上打着益生菌“名号”的食品、保健品层出不穷。厂家在宣传时也重点推销益生菌产品的多种功能,大有“包治百病”的意思。那么,益生菌产品真的像被宣传的那样,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提升新生儿免疫力、促进女性健康等,甚至对治疗肿瘤也有帮助吗?
“首先明确,一些益生菌确有改善消化道功能、提升新生儿免疫力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益生菌能对心血管疾病、肥胖、结直肠癌、儿童发育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能够临床应用的药品极少。”刘揆亮强调,如果产品着重宣传促进女性健康,则需要格外注意。因为一般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肠胃部菌群差异性不大,只有生殖道有所差异,然而口服的益生菌最终只能到达肠道,不会进入生殖道。
更重要的是,益生菌能治病,益生菌产品却不一定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严格来讲,只有对于产品进行科学的检测、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后,才能证实该产品究竟能否起到其说明书或宣传中提及的效果,但是目前只有药品才会如此,保健品、食品通常不会如此“大费周折”。
“外源性补充益生菌,是为了让肠胃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更丰富,故往往需要补充足够的剂量。然而,即便是在我国上市的专门补充益生菌的药剂,其剂量较一些发达国家的同类药品尚有一定差距,更不用说市面上售卖的其他益生菌产品了。”刘揆亮说。
刘揆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内药品益生菌含量大约为每毫升108—109菌落形成单位,而国际上同类品种的药物最高可达每毫升1012菌落形成单位。对于保健品、食品而言,剂量往往更低,保健尚可,一般不会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即便剂量足够,也要考虑这些益生菌能否“安全”地到达靶向器官。肠道的益生菌药品往往以胶囊作为外包装,目的就是保护益生菌途经胃部时不会被胃液消灭,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同理,以改善肠道为目的的饮料、保健品等,如无保护措施,那么最终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达到肠部的益生菌将会微乎其微。
此外,益生菌活菌的效果更佳。例如,酸奶一般为冷藏保存,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中的乳酸菌“好好活着”,如果常温和冷冻保存,乳酸菌的含量也会大打折扣。
危重人群有高风险补充需遵医嘱
当我们越来越重视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危害时,类似的疑问同样也摆在我们面前——益生菌滥用是否有危害?
“以现有的研究数据来看,如果补充益生菌的方式和种类不对或剂量不足,很可能起不到预期的保健、治疗效果,对于健康人而言,一般不会存在严重的致病风险。但是,危重的病人补充益生菌,可能会存在较高风险。”刘揆亮坦言。
如果人体本身的免疫屏障很弱或处于崩溃的边缘,如ICU的重症病人、免疫功能严重缺失的病人等,益生菌就很可能成为“催命符”。过度补充益生菌可能出现未知的严重后果,如一些菌种突破病人的免疫屏障,进入到血液中,引发败血症等。
记者还了解到,益生菌对于单独个体的特异性较强。也就是说,张三补充了一种菌剂,起到了改善肠道的效果,但李四以同样的方式和频率补充,则可能毫无用处。
据相关报道,2019年1月,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肠道微生物组,不同细菌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是可变的,患者可能需要针对自身差异来服用益生菌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大多数益生菌补充剂仅包含单一或几种菌株,过分简化了微生物群的复杂性。
“不要过分期待益生菌保健品、食品在治疗疾病中所能发挥出的作用,如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需补充益生菌,也要遵医嘱、有针对性地摄入。”刘揆亮说。
“万能药”益生菌大火,什么是益生菌?专家:益生菌更适合这些人【益生菌】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65年提出的。50多年过去了,现在益生菌依然是研究热点,市场也越来越火爆。现在很多婴幼儿食品,如奶粉、米粉中,也开始添加益生菌。一提起益生菌,对于宝妈
益生元与益生菌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东西还是有什么区别?我们前面的文章介绍过。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益生菌和益生元是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他们可能听起来很像,但他们的角色不同。益生菌,希腊语的意思是“生命”,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存在
今天,我们接着聊聊“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的问题。前面我们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益生菌,要成为益生菌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微生物必须是活的;第二,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这些微生物;第三,微生物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健康的作用。如果一种产品不能满足所有这
近年来,可以看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能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益生菌,益生菌更是多种多样,很多人通过购买益生菌调节体内菌群平衡,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益生菌与人体健康那些事。益生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和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益生菌吃得越多,代表肠道内的好细菌就越多。”“家人有在吃益生菌,如果我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一起吃吗?”“补充益生菌,除了可以保护肠胃、缓解便秘或腹泻,还能改善过敏症状,提升免疫力。”......打开电视,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益生菌的广告,声称
越是关注健康的人,对保健食品的关注就越多,尤其是对于新兴的保健品,益生菌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商业推广的展开,一个巨大的益生菌产业链正在形成,与之相关的广告也是越来越多。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需要补充益生菌吗
“益生菌概念深入人心,已被老百姓接受,但在产业界‘益生菌’还是个俗称,没有明确标准。《通则》的出台规范了益生菌的概念,能够满足产业、学界、消费需求,可谓恰逢其时。”三元股份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陈历俊对新京报记者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
由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火得一塌糊涂,益生菌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健康的新宠儿。关于益生菌的应用也深入到了健康的方方面面,已经不再局限于肠道健康,它也逐渐延伸到过敏免疫、代谢皮肤和心理健康等领域。随着益生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益生菌的讨论话题也越来越
益生菌不知道大家是否陌生?想必大家应该都在一些酸奶的包装上见过跟随着“易吸收”、“助消化”等字眼“含有益生菌”的字样,很容易就能将益生菌与消化系统联系起来,但对于益生菌具体的了解,并不清晰。关于益生菌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
价格混战,活菌数量不足,与产品标称的活菌添加量相去甚远……种种乱象背后,是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快速爆发。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市场平均年增速达15%,2020年在疫情刺激下销售额增速一度超过20%。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新老品牌争相布局,价格战愈演愈
抑制血糖、抗幽门螺杆菌、改善过敏、口腔护理……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特殊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变得活跃。益生菌行业也经历了从“能活着到达肠道”,到以益生菌名称、益生菌数作为调理肠道功能依据,再到特定细分功能益生菌应用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益生
疫情对免疫的催化,正在加速国内益生菌市场的扩容,不仅吸引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也趁机促销,市场价格战激烈。为了解益生菌市场现状,新京报记者日前对线下线上渠道探访发现,百元以下价位益生菌产品成为电商平台销售主流,买赠、满减、打折等促销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市场,2020年销售额增速一度达到20%以上。快速增长的益生菌行业正吸引着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趁机促销,导致价格战激烈。新京报记者通过对线下线上渠道探访发现,百元以下价位的益生菌成为电商平台销售主流。那么
人体肠道内生存着很多的有益细菌物质,这些有益菌对肠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并给肠道带来很多的有益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益生菌,益生菌又被称为肠道的“守护神”,要知道益生菌对于我们肠道的益处就不仅仅是一星半点的重要作用了。既然益生菌对于肠道有如
近年来,益生菌成了“网红神药”...当孩子便秘、腹泻或消化不良时,很多新手爸妈就会想到给孩子补充益生菌,而市面上也有很多商家宣传益生菌的各种功效,令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益生菌到底该不该吃?怎么吃才是正确的呢?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