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21:00:52 | 浏览:3170
来源:科技日报
乳制品广告中常用“益生菌”来宣传产品的保健功效。然而,前不久《新科学家》杂志发文称,益生菌基本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该文指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生存状况因人而异,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益生菌。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服用益生菌不仅不能帮助恢复和改善肠道系统,还会造成肠道微生物系统混乱。
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什么菌?对普通人群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益处?那些宣称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后我们是吃,还是不吃?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为您探寻真相。
益生菌是肠道免疫力的“培训员”
说到菌,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细菌,而且总习惯性地认为细菌有害。其实,要没有细菌,人是无法存活的。
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帮助)、致病菌(会使人体生病)、条件致病菌(俗称“墙头草”,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可引起疾病)。
“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我们叫它益生菌,它可以平衡肠道的pH值,促进体内菌群平衡,从而让身体更健康。”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赵润栓解释说,肠道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如果说肠道是免疫力的培训基地,益生菌就是培训员。“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
简单来说,益生菌是一种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无益菌平衡的一种活性微生物。关于肠道微生物,有一个占位理论。也就是说,假设肠道里面有100个位置,其中50个是益生菌,另50个是致病菌。我们摄入益生菌是去抢致病菌的位置的,抢的位置越多,益生菌占比越大,致病菌致病的可能性越小。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对益生菌做了界定: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
“益生菌与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食用的食物,如酸奶、豆豉、纳豆、泡菜、酸菜以及红茶菌等都是益生菌食品,这些食品中有益的微生物,如酵母、乳酸杆菌、放线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可以在满足我们味蕾的同时,还有益于人们健康。”赵润栓进一步解释道,常见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等,他们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一道屏障,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阻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同时益生菌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及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可以抵御病原菌侵入;益生菌还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目前人们对细菌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很多实验已证实细菌与肥胖、过敏、炎症、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症、癌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确切机制并不明了。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表示,益生菌的有效性并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也从未给出官方认证。
菌群贵在按一定比例相互制衡
肠道菌群是人类最庞大的菌库,栖息着大约100万亿个细菌,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以及原生动植物(甚至病毒)等种类众多的微生物。肠道内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公斤,把一个人的肠道里所有的细菌连接起来,长度能绕地球两周半。肠道菌群与人体是共生互利关系的统一体,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基因组”。在赵润栓看来,数量庞大的细菌足以影响一切生命活动,包括药物代谢、药物的毒性和功效、食物消化、吸收、排泄等等。
虽然肠道内细菌数量庞大,但细菌也是很脆弱的,压力、手术、药物、辐射、感染、年龄、抗生素、饮食结构都会对菌群平衡造成影响。一旦菌群出现失衡,就会引起各种不正常的表现。这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服用一些益生菌产品,或对益生菌生长有帮助的食品来重建平衡。理论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身体里哪些细菌需要补充,或补充多少就刚刚好,也不见得补充益生菌就一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不见得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补充就完全没有好处。
关于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几千项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其中益生菌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在针对肠道调节、调节免疫、缓解过敏、抑制癌症以及女性健康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实验结果。虽然大多数被声称的功效仍欠缺充足的证据,但也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报道。
针对最近国外期刊的观点,赵润栓指出:“这要辨证地看。益生菌少了,通过补充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菌群重新实现菌群平衡,从而恢复身体健康,这一点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行得通的。”
那么,为什么该期刊得出的结论不支持使用益生菌产品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话:那些使用益生菌补充剂的观察组的肠道很快就被益生菌占领了,但其原有的健康菌群系统用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即益生菌造成了肠道微生物系统混乱。“这段话指出了补充益生菌的不良后果,就是导致了原先肠道菌群的比例失衡。”赵润栓指出,失衡,就意味着紊乱,本来三足鼎立,现在一只脚过长,必然不能保持稳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肠道的健康,贵在菌群按一定比例相互制衡,哪怕你是有益的细菌,给多了,也是不可以的,甚至是有害的。”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补充益生菌
那么,我们是否因此就不敢吃益生菌食品了呢?赵润栓明确表示,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尽管理想的状态是我们知道肠道缺了什么益生菌,缺了多少,通过补充增加了多少,是否补到刚刚好,但这种理想的状态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能因为几篇报道就全盘否定补充益生菌的价值。“而且关于细菌的认识,或许我们还很肤浅。”
赵润栓表示,国外期刊报道的研究仅由21例志愿者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就是真理,毕竟样本量还是很少的。与其纠结于吃了这种益生菌产品是好还是坏?不如放下这种纠结,享受一下风味酸奶带给我们的愉悦。酸奶好不好姑且不谈,但纠结的心态是一定不好的。何况,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反应来判断吃了这种产品是有利还是有弊。原先便秘的,现在好排便了,原先腹胀腹泻的,现在改善了,那就说明适当地吃点是可以的,不必纠结我补充的菌株是否合适,是否补多了,是否造成菌群失衡了。
赵润栓认为,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益生菌制品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多多吃,也没必要天天吃,多多吃。对于身体健康,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来讲,少吃或不吃益生菌制品也完全可以。“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不建议补充益生菌的,因其肠道菌群正处于建立期间,所谓的益生菌,可能对于肠道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来说未必是好事。而对于年龄偏大的人来说,受年龄、疾病、药物、饮食等的影响,其肠道菌群可能存在益生菌不足的情况,则可以适当使用益生菌制品。”赵润栓如是说。(记者 李颖)
来源:上海药讯封面来源:图虫创意近些年,益生菌俨然晋升为“网红”,人气经久不衰。无论是保健食品中,还是在临床使用中,它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宝妈圈被奉为“神药”。那么,你真的了解益生菌的益处吗?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是指可以改善宿主(如动
益生菌补充品已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品,益生菌实际上是我们身体中肠道菌群的近亲,由包括细菌和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不是细菌)的各种微生物组成。益生菌补充品的种类很多,包括酸奶、益生菌饮品和膳食补充剂等。到底如何来定义
【益生菌 你吃对了吗】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意为“对生命有益”。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经过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 每天吃多少量的益生菌合适? 这需要视不同的益生菌、复合菌株以及期望的临床结
现在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一些新的词汇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益生菌是这几年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词。一些广告会把益生菌说的很神奇,让大家觉得这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到底益生菌是一种什么东西,它真的是如此重要吗?今天就来看一下所谓的益生菌
今天朝阳药师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益生菌的那些事”~参考指南: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版)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今天,先请大家答一个题:下面 3 种食物,哪种给宝宝吃更好?我估计,很多人看完题的感受,是这样的——别慌,分不清才是正常的!前段时间,《中国益生菌消费认知状况报告(2020)》就指出:超过 60% 的人,分不清乳酸菌和益生菌,超过 80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免疫力”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关于益生菌的热度更是持续上升,市场上各类打着益生菌招牌的保健品和食品也是琳琅满目。何为益生菌?益生菌是否真的“益生”?选择这类产品时要避免哪些“坑”……近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
益生菌对大家来说不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你真的了解吗,下面把常见的一些疑问给大家介绍一下。益生菌可分为食用益生菌制剂和药用益生菌制剂,食用益生菌制剂在母婴店和超市里都可以买到,比如合生元;它执行的是保健品的标准。益生菌该放在那里,万一拿回家后“
在2018 年,国际上有两个顶级期刊刊发了有关益生菌与健康的相关文章,一些媒体在援引这两篇研究文章时指出“益生菌不仅无益还有害健康”,引起消费者的困惑和恐慌。益生菌真的无益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的真相。益生菌有益健康 益生菌的发现和应用已有
“益生菌”,是一个情感倾向很强烈的词汇。益生,即有益生命,瞧着就让人喜欢。我们常喝的乳制品也常用“益生菌”作为宣传话术,来包装产品的保健功效。去年,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接连刊登两篇论文,质疑益生菌的作用,认为益生菌对人体并没有我们想象得